English

科技强兵

1999-03-25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曹学军 我有话说

如何顺应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,培养造就大批熟练驾驭高新技术武器的官兵?为了解决这一严肃而紧迫的问题,几年前,南海舰队某军械技术保障大队党委积极倡导、鼓励科技大练兵。

导弹转级的过程,是一项征服密集的高技术难题的过程,组织指挥复杂,检测设备和技术要求高。1995年起,大队一直坚持每季度组织一次导弹战备转级演练,每次20天左右,让官兵在练中学,在练中掌握高新技术武器。

大队特别注重在科技练兵中给官兵压担子。1995年,某新型导弹装备大队时,连统一的操作口令都没有。大队决定把“解剖”该型导弹的任务交给三中队。为“逼”着他们去练,大队又将该型导弹列为战备值班弹。三中队全体官兵不负所望,边“解剖麻雀”,边编写操作口令。后来,全海军该型导弹的操作口令就是在他们编写的基础上形成的。

为推动科技练兵的开展,大队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下,平均每月举办一期以上技术培训班,先后从科研院所请来专家、教授120余人次给官兵讲课,派出180余人次到航天部院所、院校和生产厂家等地深造。同时,大队每年评选两次专业技术能手,并将专业技术的熟练程度与评功评奖、晋职晋衔等挂钩。几年来,大队专业技术尖子提前晋职晋衔的有20多名,其中3名技术过硬的战士破格提干,总工程师舒正秋还被评为“海军十佳精武标兵”。

采访中,笔者发现大队不少官兵都珍藏着一个小本本,里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导弹解剖图、电路图,某年某月某日某型导弹某个部位发生何种故障,及故障原因,排除故障的经过等等。提起小本本的来历,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。80年代末,大队一名叫唐晓月的技术精湛的老技师面临转业。临走前,他将得意“弟子”、现任一中队中队长袁梓忠叫到跟前,把一本记着自己多年排除导弹故障的小本子交给他,并语重心长地嘱咐道:“我要走了,再也用不着了,你留着好好学习,不断完善,并把它一代代传下去。”袁梓忠把它当宝贝似的,对照导弹实物,结合理论知识,整整研究了4年,彻底弄懂、摸透了一些新型导弹的“脾性”。1995年,海军组织新装备集训。某导弹护卫舰携带的一枚导弹出现故障,一时难以排除。随行的技术人员情急之下,通过长途电话向袁梓忠求援。袁梓忠根据电话中报的故障现象,准确判断出故障部位,并遥控指导其排除了故障。

老技师的小本本在袁梓忠手里被“发扬光大”。专业军士王青红,为尽快掌握某新型导弹的性能,将专业书啃得烂熟。一次参加上级组织的专业理论竞赛,他将300余道专业题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背了下来,令主考官一个劲地说:“厉害,真厉害!”新战士樊庆飞分到大队后,天天加班加点学习导弹专业技术,入伍不到一年,就熟练掌握了一般战士至少需要两年才能掌握的专业技能。前不久,海军举行重大演习,中队在进行导弹技术准备时,考虑到他太新,没安排他当指挥号手,他哭着向中队长求情,要求担任一般新兵两年左右才能胜任的指挥号手。中队长见他如此恳切,便同意了。结果他指挥得非常老练,受到大队嘉奖。

大队各级政工干部在学用高新技术中也不甘示弱。政委许付华自1994年调到大队任政治处主任起,就对导弹着了迷,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刻苦钻研高新技术,先后自学了《导弹原理》、《电子基础》、《计算机原理》等。现在,他已基本掌握大队各种型号的导弹的性能、特点及技术准备程序。他说:“在一个高新技术密集的单位任主官,不学高技术,不了解高技术武器的性能、特点,就带不好兵。”

1997年6月,海军导弹技术权威之一、高级工程师张万超来到大队。一个星期后,他与吴仿春大队长留下了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:“罗工、王工的实践经验非常丰富,没想到你们的连队还有这么强的技术力量。”“罗工?王工?我们没有这样的工程师呀。”“那么,他们到底是谁?”吴大队长想了想,顿时领悟过来:“哦,他们都是志愿兵。”

1998年9月,我国某新型导弹雷达设计师之一、高级工程师江基坤在大队看到,10几名官兵在没有配件的情况下,用3个有故障的导弹雷达二分机组合成一台好的二分机时,赞叹不已:“这样的修理任务一般要到生产厂家或专门的修理厂家才能完成,没想到你们修得这么快这么好。”他又找到大队某仓库主任宋加坤说:“我到过很多部队,看到的都只有一个、两个技术骨干,而你们却有一批技术尖子。”

科技练兵,为大队培养了宝贵的人才,使一大批技术尖子脱颖而出,时刻保证部队具有旺盛的战斗力。目前,大队常委、营连主官和许多干部战士,都已成为“导弹专家”,其中15名科技干部被列入“南海舰队跨世纪人才库”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